|
来源:中国艺术鉴赏网
文图 | 林韬 徐文新
在晨雾缭绕的蕲春古城,青石板路上回响着历史的足音,这里是中国古老的“药都”,更是湖北李时珍健康酒业的所在地。中国艺术鉴赏网酒文化专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烧伤古方传承人、烧伤治疗专家许道友等一行,踏入了这片被《本草纲目》智慧浸润的酿酒圣地。
历史的传承与荣耀
走进酒厂,董事长余海华手持一盏明式青瓷酒盅,温润的釉色在晨光中更显古朴。“此间酒脉,可追溯至嘉靖年间的荆王府酒坊,五百年来,薪火相传,未曾断绝。”余海华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酒厂内,酿造区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百余口陶瓮整齐排列,封泥上皆钤有“大明双圣”篆印,斑驳的瓮身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余海华轻抚陶瓮,细数着它们的渊源:“这种酿造方法详载于《天工开物》,而我们更依据李时珍《本草纲目·酒部》的记载,佐以道地的蕲艾、黄精等药材。”行至窖藏区,余海华轻叩一尊万历款青花酒坛,坛声沉郁如古琴泛音。“此中陈酿,已历经十二载春秋,如同太医院珍藏的方剂,愈久弥珍。”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酒品的深情厚谊。
镇厂之宝:荆王府原浆
品鉴轩内,镇厂之宝“荆王府”原浆在宋式影青盏中流转着琥珀色的光晕。初闻有兰芷之幽,仿佛能见到李时珍踏露采药的身影;入口则显茯苓之甘,如同品尝太医院秘制的汤剂;尾韵带沉檀之远,让人遥想当年郑和船队携此佳酿远航西洋的盛景。余海华抚盏慨叹:“此酒今又作为国礼亮相中美论坛,实乃穿越时空的文明使者,承载着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使命。”
药材库的坚守与传承
药材库中,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大明双圣”系列的制作场景。老药工正对照《本草纲目》图示,仔细拣选端午时节的蕲艾。他那布满茧痕的双手,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厚重。“艾叶需‘露采’,茯苓要‘星取’,这些规矩,都是李时珍当年亲定的。”老药工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传统制药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墙角堆放的药篓、碾药的石臼,无不诉说着这里对传统制药技艺的执着追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李时珍健康酒业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暮色渐浓时,凭栏远眺,大别山余脉如巨龙蜿蜒,扬子江烟波浩渺。余海华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作为医圣文化的守护人,每一滴酒里,都沉淀着五个世纪的智慧。”
这座看似寻常的酿酒厂,实则是活着的医药博物馆。车间里,现代不锈钢发酵罐与传统陶瓮比邻而居;实验室中,高效液相色谱仪旁摆放着古法药碾;展示厅内,各式奖杯与明代青花酒器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在这里水乳交融,共同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故事。
湖北李时珍健康酒业创立于2008年,坐落在医圣故里蕲春。这里北倚大别山,南临扬子江,自古就有“千门万户悬菖艾,出城十里闻药香”的美誉。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引进现代管理理念,集纳顶尖人才,将五百年的酿酒古法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
为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企业历时十年研发出“大明双圣”系列养生酒。该系列包含“蕲宝”“时珍追风”“美人醉”“本草沉窖”四款产品,均严格遵循《本草纲目》的记载,精选道地药材,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产品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还成为央视《藏宝天下》栏目的指定产品,在年均增长30%的露酒市场中独树一帜。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李时珍健康酒业以“互联网E+线下”的创新模式,将传统酒文化传播至五湖四海。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企业始终坚守“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人民健康”的宗旨,以匠人之心守护着这一脉酒香,让李时珍的养生智慧通过琼浆玉液代代相传。
大明双圣酒:有根、有魂、有文化、有市场
大明双圣酒,作为李时珍健康酒业的拳头产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卓越的市场表现赢得了广泛的认可。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并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同时投保了PICC人保财险,成为CCTV央视《藏宝天下》栏目指定产品。
随着大健康热潮的兴起,露酒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健康一点的声音正影响着热爱生活的饮酒人士。如今,露酒保持着年均30%的速度增长,并在酒业中成立了分会,重新定义了中国酒业的未来。而大明双圣酒,正是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品质,引领着露酒市场的未来发展。
中国艺术鉴赏网全国融媒体平台信息:
稿件审核:张佑军
责任编辑:许婷